关于戏曲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发布日期: 2015-08-04 00:00:00  
字体:[ | | ] 分享到:

 


   孙  萍


   我投身戏曲艺术工作以来,在国家京剧院从事过舞台表演;推动过京剧进入国内的中小学课堂;在欧洲的戏剧演出团体和美国的高校进行过戏曲艺术的对外传播;现在的工作重点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这两所综合性高校里开展戏剧戏曲学科的建设。最近,结合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精神和我40年来的工作经验,我想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思维切实做好戏曲传承发展工作。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概念,指出其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这个思路和戏曲工作的关系是什么呢?我分以下几个方面做些简要解释。

   第一,中国戏曲是一个历史悠久、综合性强、内涵极为丰富的、有机的文化整体,而不仅是一种普通的艺术形式、娱乐方式,其扎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土壤,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充分、生动地表现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并且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甚至海内外人士所喜闻乐见,戏曲也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待戏曲这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无疑也反映出我们当今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第二,建设好戏曲需天时、地利、人和。

   1.天时——良好的政策环境。这点现在已经具备了。

   2.地利——健康的文化空间。人民群众需要欣赏戏曲,戏曲艺术工作者需要接受观众检验,观演之间的亲密接触需要社会提供足够的文化空间。健康的文化空间还可能孕育出更为新鲜的文化品种。

   3.人和——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鉴赏土壤。中国戏曲绵延千年,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以生命传承艺术,同时还有大量普通观众的热情参与,而普通观众当中的精英鉴赏者们又起到引领时代审美标准、与艺术家之间产生良性互动的作用。简言之,戏曲的繁荣,既要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田汉、翁偶虹等艺术家,也要有张庚、郭汉城、朱家溍、刘曾复、吴小如等观众、鉴赏家;当然,还需要有叶春善、萧长华、王瑶卿、史若虚、俞琳等教育家。

   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才可能有符合教育规律的育种培苗,并最终收获符合艺术规律的满园春色。

   第三,力争戏曲的有机整体达到和谐共荣。戏曲是创编、表演、欣赏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历史上创编者、演员、观众互动最强的时期,一般都是戏曲生态最好的时期。同时戏曲需要立足于传统,在原汁原味的文化土壤中发展。而目前的状况是创编与观众分离,研究与演出分离,戏曲何谈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近30年的外来冲击,以及巨变的市场环境中,戏曲观众群体急剧萎缩。在观众缺乏基本欣赏能力,又不充分研究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搞创新和市场化,无疑是给戏曲弄了一条不归路。

   近百年中,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80年代,曾先后有过3次戏曲工作的繁盛局面,其共同的特点是: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戏曲理论与实践的两支队伍结合得水乳交融。我们未来的工作同样需要吸收前辈的历史经验,要精心组织一支能得到社会公认的、真正内行的顾问和骨干工作队伍。统筹规划全盘工作,需要做到几个结合:1.老中青相结合;2.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相结合(必要时吸收一些资深观众的意见和建议);3.宣传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相结合,大、中、小学,科研机构,戏曲院团相结合;4.全国各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抛弃门户之见,融合各部门之所长。戏曲表演术语中有个形象的说法:一棵菜。我想在戏曲整体文化事业的建设上,也需要发扬“一棵菜”精神。

   最后,我想就“扩大戏曲影响力”谈点看法: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展戏曲方面的活动,但普及面还是比较小。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长期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培养本土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高校是一个重要的、首要的阵地。戏曲理论家朱文相曾经提出,戏曲文化是一项事业,除了需要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5种人才之外,还需要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研究人才、普及人才、宣传人才。这些人才是戏曲文化事业所必需的,而只有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前5种人才质量有待提高,而后5种人才的数量还奇缺,尤其存在着大量的师资人才缺口。这就对各高校戏剧与影视一级学科未来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期待。

   综上所述,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思维做好戏曲的传承发展,综合、整体、推进工作,时代期待、呼唤对文化、学术建设具备理性和感情的大智慧者:找正确的人来干正确的事业。党和政府作为戏曲当仁不让的保护主体,戏曲文化定会真正焕发出自身的生命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