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堂八角鼓”有望再现京城-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发布日期: 2015-08-06 00:00:00  
字体:[ | | ] 分享到:

 


   近日,由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全堂八角鼓”恢复项目在北京天桥剧场正式启动,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资料。

   据悉,该项目是北京市西城区文委围绕“文化兴区”工作精心策划的重点内容,在项目策划阶段就先后走访了几十位专家、学者和老艺术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准备。

   绝迹多年的“全堂八角鼓”作为北京地区独有的一种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是北京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启动仪式现场,年届九十的曲艺家刘宝光,曲艺研究家常祥霖、崔琦等详细介绍了“全堂八角鼓”这一失传的曲艺演出形式。崔琦介绍,过去举办堂会演出必然邀请“全堂八角鼓”。“八角鼓”既是曲艺表演中的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综合曲艺的表演形式。“全堂八角鼓”则是包含了单弦岔曲、联珠快书、古彩戏法等曲艺形式的综合表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囊括多个曲种演出的曲艺晚会。

   新中国成立后,“全堂八角鼓”的演出越来越少。刘宝光回忆,他在60多年前看过一场“全堂八角鼓”的演出,印象深刻。上世纪80年代,姜昆团结了一批老曲艺人短暂地恢复过这一形式的演出,但其后也未能继续。如今,“全堂八角鼓”表演中的主要曲艺形式单弦岔曲、联珠快书等都已入选国家级或市级非遗名录,它的恢复,不仅是非遗传承具体化、系统化的重要环节,也是非遗传承生态的再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要想恢复“全堂八角鼓”并非易事,因为几十年没有演出过,无论是图片、文字等都非常少。因此,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也成为此次项目的重要工作之一。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将面对社会征集与“全堂八角鼓”相关的实物、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种资料,选中者将会有相应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启动仪式上,主办方还精心组织了京津青年鼓曲类非遗项目的交流展演活动,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刘禹和来自天津的金派梅花大鼓传承人张博、佀童强分别演出了联珠快书、梅花大鼓等非遗曲种,让大家率先领略了“全堂八角鼓”项目的部分风貌。

网站地图